王文艳,意大利佛罗伦萨社会文化促进会会长,佛罗伦萨博识华文学堂校长,佛罗伦萨华人华侨商贸会中文学校执行校长。
“出身教育世家,就应该有教师的范儿,要对得起‘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沉甸甸的称号”。王文艳以这样一种态度,在异国他乡开始了充满艰辛却又乐在其中的华文教育之旅,以坚强的毅力挺过了一道道难关,践行着她的理想。
当前,海外6000万华侨华人有30多万在意大利,侨二代正日趋成为住在国华人社会的主体力量,他们大部分生长在意大利,接受的完全是意式教育。面对一群不会说普通话、更不懂什么叫中华文化的侨二代,面对开办中文学校繁琐而严格的审批、经费等难关,致力于中文教育事业的旅意有识之士深感忧虑。
王文艳认为,意大利华文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教学场所、合法性、资金缺口、同业间缺乏合作精神等问题,依然是困扰和约束华文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当前,海外中文学校“寄生”于当地学校的现象相当普遍,一些原本办得很好的中文学校,因与“寄生”校方在场所上发生冲突,不得不辗转流离,想要在短时间内提升海外华文教育层面,需要很大的智慧和勇气。
就在记者采访王文艳之前,她还在跟佛罗伦萨Campi一所中学的校长据理力争,抗议该校无端增加她主持下的佛罗伦萨华人华侨商贸会中文学校借用教室的管理费。王文艳甚感委屈,为了与当地政府和校方搞好关系,她和女儿轮流上阵,义务为该校的中文班意大利学员上课,同时作为Campi市政府移民代表主席,她还积极参与政府开展的各项涉侨活动。
越是艰难困苦就越要逆流而上。海外华文教育经过长时间粗放型发展,亦已到了改革的深水区,它需要提升中文教育层面,在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方面承担更多的使命和责任。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需要在海外开花结果,而华文教育是实现这一理想的重要手段之一。
即将于4月初开学的佛罗伦萨博识华文学堂,正式基于这样一个理念,迈出了海外中文教育向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回归的实验性改革第一步。王文艳说,“路还很长,需要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