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籍华裔律师董丽芳参加中华司法研究会2016年年会

发表时间:2016/09/19 00:00:00  浏览次数:1534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中华司法研究会会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与董丽芳律师

       欧洲环球时讯网讯9月19日电(环球时报欧洲版驻意大利特约记者尹名兴)中华司法研究会2016年年会暨第二届中华司法研究高峰论坛日前在中国重庆市召开。中华司法研究会会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开幕式上致辞,意籍华裔律师董丽芳应邀参加了这次年会及论坛,并发表了题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法制保障》的演讲。

      董丽芳在演讲中说,众所周知,“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国际层面,目前中国已签署自贸协定14个,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并与99个国家签订避免双重税收协定。然而,在近年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践中,不尽如人意的是,有益于境外投资、国际贸易、对外金融等的国际国内法律制度并未得到有效利用,国际和地方法律政策配套及法律服务保障并未跟上。为此,需通过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签订一系列贸易、投资协定、成立国际组织、制定国际组织章程、确定争端解决规则等法律方式,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法治保障,确保其最终实现和长期、稳定发展。
       董丽芳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法治保障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一带一路”国家涉及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伊斯兰法系,法律体系的不同将导致出现法律争端时国家之间的处理方式不同,法律的适用性被削减。如何尽量避免或减少法律冲突、准确适用相关法律是关键。
       其次,应利用现有的多边争端解决机制逐步建立统一的法律纠纷解决机制,为不同国家间的投资、贸易活动提供法律保障。而对于具体案件,由于与法院诉讼相比,仲裁具有裁决易于执行、高效快捷、程序保密等诸多优势,因此应更加重视和充分发挥仲裁的作用,推行仲裁作为“一带一路”的优选争议解决方式。
       最后,各参与国还需不断完善各自的法治环境,与国际接轨。
     在国际投资领域,“一带一路”战略应通过补充、完善现有双边、多边投资协定或签订新的投资协定确立国际投资法律规则。诸如大热的环境条款、人权保护、知识产权等法律问题都应当加以考虑。
        除此之外,国际投资领域还涉及到电信传媒和高科技法、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法、能源法、税法、移民法、劳动法、隐私法等。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分属不同法系和宗教信仰,差异很大,语言不通,环境复杂,风俗各异,各国政府应加强与投资目标国多方面的合作交流,相互沟通了解各自特有的地方法律规定,加大对境外市场和法律相关信息的搜集和研究,可以建立境外投资法律信息数据库,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等,切实增强在国际投资领域中的“一带一路”建设的法律服务保障。
      而在国际贸易法领域,“一带一路”战略的法治保障主要着眼于,实现全球区域内商品和服务的互通有无,核心是通过政策和法律保障实现贸易便利化和降低国家间的贸易成本。
贸易便利化应特别关注货物通关、商品检验检疫、质量标准、电子商务规则等。其核心在于,设立科学合理的程序、简化手续、确定适用法律和规定、基础设施标准化等。
      提出降低国家间的贸易成本是因为,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生产成本的因素主要有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贸易成本的因素主要有该地区与其他地区间在制度、政策、法律和法规方面的差异程度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等。相对于生产成本,贸易成本可以通过政策和法律保障,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降低,有助于不同产业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间进一步优化布局,较快形成新的跨国产业分工与空间集聚格局。
      董丽芳还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中意两国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法治建设与合作。
      董丽芳说,中意两国友谊源远流长,两国均为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2000多年前,古罗马正处于文明鼎盛时期,中华文明也达到了历史的巅峰,一条“丝绸之路”将两大文明联结在一起。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利玛窦(Ricci)、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等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意大利人,更为世界人民所熟知。从1970年中意建交以来的47年内,两国携手发展,在许多领域的合作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结下了深厚友谊。2014年,意大利总理马泰奥•伦齐(Matteo Renzi)与中国总理李克强完成高层互访,双方共签署了26项企业合作协议,范围涵盖贸易、能源、航空、基建工程、金融、旅游和技术创新等多个领域,总价值超过100亿欧元。自此,意大利品牌、产品和技术受到投资者广泛关注,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国。随后,意大利加入亚投行,并受益于“一带一路”的中国国家战略,为两国带来新一阶段的投资与贸易机会。          
       此外,近年来两国在司法合作与交流方面发展迅速。去年9月,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曾率领司法访问团到意大利交流访问,旨在加强中意两国的文化司法交流互鉴,促进对双方法律文化的比较研究,不断深化双方在司法领域的各项合作,促进两国新的司法关系。事实上,距离上一次中国最高人民法院代表团正式访问意大利,已过去了16年。而2015年12月13日正式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意大利共和国引渡条约》,则标志着两国司法合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夯实了中意两国开展反腐败追逃追赃合作、共同打击跨国犯罪的法律基础。2016年5月首次中意联合执勤更可谓是开辟了先例,不仅在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甚至可能整个西方都是首例,这为海外投资生活的华人华侨、游客等提供了更好的安全保障和帮助。司法警务合作已成为了两国关系中的新亮点。
       法治建设与保障将成为促进中意两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开辟新的合作空间,共同振兴欧亚大陆的重要基础,需要中意两国积极合作与配合。
       董丽芳表示,作为华裔意籍律师,我希望能更多的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法律文化,继续向意大利介绍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独有的理念及价值,成为加强中意、中欧相互了解、友好交往、文化贸易往来以及司法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纽带,为推进中意两国以及中欧“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关于我们 | 人员招聘 | 客服中心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手机版
Copyright 2013-2025 欧洲环球时讯门户网*中意交流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039-3663532002  地址:Via carlo marx 138 ,  59100 Prato Ita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