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叙利亚近期局势外溢的戏剧性发展、俄国客机被击落、巴黎恐怖袭击等一系列事件,当今国际局势中的联动性和异常重要性,已经被俄国突然“激活”,可能即将上升为大国博弈的一个关键“赛点”,而不仅仅只是个“热点”,它牵动了大国们的神经,更有可能导致大国政治、经济资源的持续投入消耗、军事资源的不断补充,使其成为中东战场的“大型绞肉机”;其后续发展凸显了其替代伊核功能对美的潜在威胁,这种“威胁”很可能发展成为新的中欧俄三方再次联手应战美国的局面。
从俄国政策设计看,本意不在于中东大面积“破局”,但后续走势能否“可控”,关键在于美国的既定中东政策、乃至全球战略取向,以及是否成为“战略收缩”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以俄国强力出击叙利亚为发端,中东局势的未来发展趋势,会在三个方面出现变化:第一,国际政治格局方面,是近年来从多方向持续对美冲击而累积之下的必然“突变”、而且这种“突变”有可能加速。第二,中东军事安全方面,俄军军事打击成果与未来战场可能出现的新变化。第三,中国在中东出现新变量的新局面、新形势下如何布局、调整中国的战略方向与政治资源投入。最后,美国。
中东政策也是要观察的重要方面。
随着俄国军事打击ISIS的行动已经升级并付诸实施,包括二十多架战略轰炸机图160、图95M、和图22M3,里海、地中海方向的舰艇发射的巡航导弹、以及这次行动的体系保障力量天基系统,都参与了这次对叙利亚ISIS组织的军事打击。
俄国防部长绍伊古称,已完成82架次空中打击。空袭中首次利用远程空基巡航导弹,摧毁包括恐怖分子指挥所在内的140个目标。预计当天完成了127架次轰炸,摧毁206个目标。
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图家三兄弟” 联手上场,从俄本土起飞,大航程、高载弹量的轰炸力度,使用普通航弹而不必增加叙利亚拉塔基亚空军基地的后勤保障压力,事实上那里也不具备这种保障条件,何况进驻数十架“苏式四兄弟”后,拉塔基亚基地的承载能力已经趋于饱和。
一、铁血的“战斗民族”面临未来生死之战
这是普京9月底开始发动对叙利亚ISIS组织军事打击以来,经过客机被炸事件,闭门长考之后终于做出的又一次战略决定。这个决定,正如去年基辅事变初期,普京深居索契最终做出的武力干预克里米亚的决定一样艰难,但是时机把握却同样很准确,俄国在险恶战略环境下也确实需要一场实战锤炼的机会。
从普京在巴黎恐怖袭击事件之初立即定性并抓住道义大旗、“咬定IS不松口”的作为看,打狗给主人看是表面的,这个叫“抓住主要矛盾”,而“交易场所”至少要限定、可控,才是俄国最终战略目标——虽然现在只是初露曙光。
随着俄国宣布西奈半岛的客机坠毁属恐怖袭击的定性,普京终于摆脱了事件阴影和初期的被动局面,而更重要的是,巴黎恐怖事件恰恰是捕鲸解套的良机。客机事件之初,美英就竭力往恐怖炸弹方向引导,并煞有介事地公布了一些信息渠道,但谨慎的普京却不会轻易上套,因为他需要自己的信息来源和反应时间评估、更需要寻找一个自己认可的良机。现在这个机会终于出现了,虽然“设计者”的初衷绝不是帮助俄罗斯。
普京领导下的俄国,无论是他的“二十年再造俄国”之誓言、还是先天难解的战略困局,都面临太多未知的风险。来自远东的战略支持只能是外部条件,但是自己的战略雄心要将俄国重回一极,除了在中东“秀肌肉”、反做局于美国人之外,在当今国际新格局之下与诸方(包括法国)联合打击ISIS,并使得这种与欧盟的“联合” 成为“不可逆”的共同战略取向,真正落在实处才是唯一希望。
有消息说,普京在通话中与法国总统奥朗德达成一致,两国在空袭“伊斯兰国”的行动中将展开“紧密合作”,普京向军队下令,将法军视为盟友,俄罗斯部署在地中海的战舰“莫斯科”号巡洋舰应该与法军“戴高乐”号航空母舰建立联系,并表示双方应研究制定打击叙利亚恐怖组织的联合行动计划,共同完成空中和海上打击行动。这个情况,美国人一定“别有一番滋味”。
二、法国人的错误体现在战略无脑
俄国在叙利亚空袭扩大化,欧盟也在利用此一大好时机来谋取利益的最大化:难民问题在成为撕裂欧盟内部问题之前,就已经首先成为了美欧之间深层隐藏的政治问题,随着巴勒斯坦国旗在联合国的冉冉升起,预示着欧盟对美资本势力的最后警告。
叙利亚局势的发展到了今天,溢出效应已经展露无遗,从叙利亚这个战略陷阱设置开始,到今天不断以“不同方式”传导至地中海周边国家、以致整个欧盟,潮水般涌来且“难以宣泄”的难民问题、政治解决难度与经济付出成本,愈发使得经济困境之下的以德法为代表的整个欧盟“被撕裂”,而成为一个性质上和叙利亚一样的、诸方都在利用的博弈平台和交易场所——这是欧盟新的教训、但也是政策转变的机会。
巴黎恐怖袭击事件,是法国希拉克之后再无政治家战略格局的困境,也是十年来法国对外政策方面的彻底失败。这种失败不仅体现在对外政策上,同样也体现在内政方面(包括移民政策)和挥之不去的地中海计划梦想中。从局势发展看,这种“远识”对于法国确实奢侈了点,虽然法兰西的历史回忆很美妙。
要说ISIS结仇太多,倒不如说法国在北非局势、叙利亚问题上“跳得太高”,战术上的无差别攻击和战略无脑所致。现在法国穆斯林人口已达10%以上,叙利亚的ISIS们来自法国的占外籍第一位,这恐怕法国难以自圆其说。
法国在巴黎恐怖事件后,出动中东地区基地战机对叙利亚ISSI投下二十多枚炸弹,其政治姿态远大于军事意义,说明其政治上还未做好与俄“联合打击”的政策准备。而在较早前俄国开始打击ISIS之初,就空袭ISSI问题上,俄国外交部已经对法国“擅自行动”表示了不悦,称其违背国际法,并第一时间催促法国要与俄国“战场沟通”(即准联合行动),看来一个多月之后,俄国在联合欧盟共同反恐行动方面,终于接近战略目的了,而法国的响应才是下步重点。
三、埃及的无名怒火
埃及在中美欧俄四强中,除了萨达特时期对美“一边倒”之外,向来是玲珑八面,地缘上、历史上与欧盟较近,安全上却与美国走的很近。把控地中海三大出入口之一、以及运河关键航道先天优越的战略位置、在历次阿以战争中起到了阿拉伯世界“带头大哥”的作用,从而使得他在冷战期间成为阿拉伯的旗手。
二战前,苏伊士运河控制权是在英法联合控制的,其后从纳赛尔到萨达特,始终主打民族主义复兴的旗帜,自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伊始,便于英法结下梁子并大打出手,在美苏或明或暗的支持下取得完胜(至少是政治上的)。
美苏对埃及的支持,只是对北非战略位置和苏伊士运河的垂涎,并借此机会逐出英法势力,正因为前因,便为以后双方在埃及十几年后的白热化争斗埋下了伏笔。第四次中东战争,却功亏一篑,后来在美国斡旋下与犹太人达成戴维营协议,实现了埃以和平,却因此牺牲了阿拉伯世界对其的信任与巴解组织的利益,几乎成为孤家寡人。
当前的塞西政府,首先需要的是提振国民的信心,打开外交新局面,在国际上(尤其是阿拉伯世界)重新树立埃及作为阿拉伯旗手的威信。在中东如此复杂的局势下,没有多方参与(包括伊朗这个地区大国)的情况下,甚至联合国多年来都无法解决的中东各个问题,仅凭自己甚至阿盟的力量,照样是个扯。因此针对叙利亚以及中东乱局,以埃及为主,通过四国协商形成常态,为以后的阿拉伯纷争定下基调,尝试阻隔域外“大国势力”过度介入,等于对外宣告:阿拉伯世界的问题由自己主导解决,这是埃及的地区大国雄心所在。
沙姆沙伊赫上空的爆炸,正是在埃及与俄国关系走近的节骨眼上,可以说这是对埃及脱美政策的打击。事件之初埃及政府竭力否认炸弹所致,而随着地勤人员介入、真相的浮出水面,事件对埃及还不仅是数亿美元的赔偿,更在于俄埃关系的重大打击。
四、预判中东近期走势
1、俄国:
在空袭得势之余,除了加大空中打击、追索造成空难的ISIS恐怖分子,还会加紧推进此前主打的俄叙两伊“四国联合情报共享与协调”,这不仅是扩大、整合自己的中东新地缘政治、而且从伊朗-巴基斯坦接壤处一直向西、直到黎巴嫩、地中海东岸,形成的“什叶派之弧”会对美国的中东秩序冲击极大,反过来看,也可能转化成为交易的政治资本——这本来就是普京介入叙利亚战局的主要目的,从叙利亚问题国际会议看美俄正在“议价”。
2、欧盟:
法英联手进入地中海,就军事行动本身而言,戴高乐号尚能饭否可以再看,英国驱逐舰的护航意图就是“军事观察员”,老成持重的德国人还在算计中,最重要的是,法国能否在叙利亚近海与俄国建立军事协调机制、联合打击ISIS的能否有效开展,技术层面看点较多。
3、美国:
从最近的叙利亚问题国际会议结果看,这是主要相关方面的交易场所无疑,而美国也会做出调整,比如在叙利亚加入联合打击,要求地面力量介入的声音在国会和军方一直是主流。
在笔者看来,美国中东战略面临两难局面:
如果不参加甚至反对军事行动,欧盟会更加离心与俄靠近,而俄国与伊朗就会“摘了桃子”,而俄伊联合叙利亚、伊拉克加上库尔德武装力量,完全可以军事力量遮断这一区域、并对ISIS造成沉重打击;
如果美国加入打击力度,除了加强空中打击,出动地面力量就成为可能。但多年做出的ISIS这张牌可能就此废掉,这是难以舍弃的。更可能的做法,是加大扶助叙利亚反对派,在叙利亚形成三方共存(叙政府、反对派组织、库尔德人)的格局。
另一方面,在联合打击ISIS过程中,库尔德人是一支重要盟友,从局势发展看,有望战后从叙利亚得到一部分土地从而实现真正自治,从而休养生息、北望土耳其东部。(红德智库独家授权刊载)
欢迎关注本微信公众号,我们愿意聆听您的故事。
◎意大利东海岸海滨城市上等住家出售◎
1、住家位于意大利东海岸的 Monte Urano 市,该市被誉为意大利“鞋都”,常年看海,风景宜人。
2、住家距离意大利首都罗马300多公里,自己开车去罗马大约3个小时车程。
3、住家是二层楼的(villetta a schiera ),楼上3房一厅一卫加厨房,楼下是车库及一厅一卫和洗衣房,带花园和阳台共210平方米。
4、住家适合做家庭式工场,售价面议。
联系电话:0039-3348066773 非诚勿扰。